国内旅游业界“历史悠久”的媒体当属“高大上”、“伟光正”的《中国旅游报》,是“根正苗红”的官方喉舌,入行二十多年,印象和影响不谓不深刻。曾经,旅游管理机构、旅游企业或者旅游行业人员在《中国旅游报》上搞上一篇文章或者来个采访,那可是大事;旅游专家们也是经常列出在《中国旅游报》上发表文章的清单来,以示权威和正宗。现在猛然想起,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;办公室里没有《中国旅游报》的踪影也有几年了,只是《中国旅游报》有了微信公共号以后又才知道《中国旅游报》在说些啥。
网络改变社会,网络改变旅游行业,网络也改变着旅游行业媒体。很难认定确切的时间,业内同行渐渐放下报纸和刊物,拿起鼠标点击行业媒体网站,进而摸着手机打开一个个的媒体微信号,这个改变好像不知不觉,又好像轰然而至。如今对旅游业有影响力的行业媒体是啥?
碰巧最近看到《环球旅讯》微信公共号上发了一篇文章《微信公共号捏造假新闻,去哪儿网将诉诸法律》,大意是针对某微信公共号11月15日发布了《庄辰超放话:再过一年便可控制航空公司的营销》的文章,去哪儿网急眼了,在《环球旅讯》上发表声明,言明某微信号“在毫无依据的情况,凭空捏造了一篇去哪儿网首席执行官庄辰超的发言,......首席执行官庄辰超未在任何场合下,发表过上述言论。在PhoCusWright上,均有据可查。……子乌虚有、捏造事实散布谣言,其背后的‘PhoCusWright之心,路人皆知。’……微信公众号虽不是正规媒体,但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绝不是可以随意捏造谣言、中伤他人的法外之地。......去哪儿网将诉诸法律手段予以追究。”
很热闹是吧,今个不说道这个事件是非曲直,单借这个事议论议论旅游行业媒体。先说几个问题:1、去哪儿网的声明为啥不发布在《中国旅游报》上,而是发在《环球旅讯》上?2、PhoCusWright是啥?咋在那上面拉几句呱就这么猛?3、某微信号是谁办的?“司马昭”是谁?而且“路人”都知道?
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是对传统媒体冲击和变革的时代,毫无例外地也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行业媒体。尤其是这几年,国内出现了许多旅游行业媒体新锐,以互联网而非纸媒为主要传播手段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以微信、微博以及新闻客户端为传播介质,甚至还出现一批以微信公共号、百度百家为传播手段的自媒体,可谓百花齐放。这里就说道说道其中的几个,对其的评价仅局限于和这几家打过交道的观察。
《环球旅讯》(,微信号:Traveldaily)。名如其人,虽然其号称“是一家专注于旅游业的财经媒体”,但其重点是在“全球旅游业最前沿顶尖的新潮科技、让人为之一叹的商业模式。”其后才是“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国内旅游产业现状。”媒体特点是经常经常编写和翻译国外关于旅游信息化、旅游电子商务、旅游网络营销、旅游科技应用以及商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文章,国内的上述题材更是不在话下,尤其难得和突出的是其自家有一批专业素质很高的记者和编辑,自家采写和编写的文章占有一定的比例。媒体侧重是线上旅游的商业模式分析、投融资、财报披露分析、旅游科技技术等。唯此,它是国内线上旅游运营商发声、造声势甚至掐架或者弄个娱乐事件的主要平台,这也是上述去哪儿网在其上发布声明的原因。不足是涉足国内非线上旅游和区域目的地等相关领域较少,对应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弱。
《智旅动力》(,微信号:uuidea )。也是一家有年头的行业媒体,发表文章涵盖“包括旅游电子商务、旅游信息化、在线旅游、目的地网络营销等”,因其言明“在智旅动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领导人,只有一个网站管理员和众多的内容贡献者”,文章几乎全部来源国内其他媒体,严格说来更像一个网络旅游文摘。在文章分类上,有一定比例涉及区域目的地相关内容。最近网站在大范围改版,据说是在憋着“大招”。
展开全文
《劲旅网》(,微信号:ctcnn1)。其声称是:“中国专业旅游财经新媒体,专注于挖掘和报道旅游业在产品、营销、服务、投融资、移动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,为旅游业者提供全面、深度的产业经济新闻报道和实效分析”。亮点是数据说话,涉及“旅游APP下载排名”、“旅游上市公司股价排名”、“线上旅游可预订景区数量排名”等以及依据各类数据的研究报告诸如此类,其他文章基本以转载为主,焦点和深度分析上受到限制。
《旅游圈》(,微信号:dotours)。其声明:“只接受与旅游行业相关的评论、资讯、观点、分析性文章、小道消息等与本站内容相关的供稿”,是众多旅游媒体中“草根性”最足的一个,时不时从业内“捞出”一些有价值但表面上不是那么“高大上”的文章来,创办时间不长但有声有色。不足是好像还没有形成自家突出特色和媒体运营模式。
《品橙旅游》(,微信号:pinchain)。其认为:“品橙旅游从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酒店住宿、旅行社、会展节事、旅游交通、餐饮娱乐、旅游购物等环节,为旅游业内人士提供准确、专业的基于产业链的新闻资讯,以及深度的分析解读”,是上述媒体的后进者,自家生产内容以翻译国外相关文章为主,其他以转载其他媒体为主。由于开办时间不长,其特色还不是特别明显。
毫无例外,上述旅游媒体都是在线上旅游部分起家,内容也主要涉及线上旅游及相关信息,或长或短地记录着中国线上旅游的发展过程,其媒体的影响力也主要集中在线上旅游。本世纪伊始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,国内线上旅游的兴起发展和传统旅游行业就好像两个轨道上的列车,各干各的;随着线上旅游市场份额的突飞猛进,各类线上商业运营模式向旅游产业链条的渗透,这几年线上旅游对传统旅游行业的影响、冲击甚至变革蔚然成风。这就给业内媒体们带了一个命题:能否将原来局限于线上旅游的影响力,随着这种影响、冲击和变革的过程,延伸扩展到旅游全行业。从《环球旅讯》公布的其读者构成上,能够发现一些端倪,传统旅游企业读者比如酒店和旅行社已经开始占有一定比例,尽管比例不算很高。只是旅游局及协会读者比例仅仅为2%,甚至没有景区企业数据,就很是说明问题。最近有个很难得的机会,和《劲旅网》、《旅游圈》和《品橙旅游》的创始人伙计们聊天,就议论起这个问题。PhoCusWright号称是全球旅游业的权威“研究”机构,这个影响力可是用“自产干货”砸出来的。纵观业内媒体,最近很多媒体文章的重复率有增无减,尤其涉及到国内线上旅游部分,仅仅起到新闻搬运工的作用。怎样增加自产内容的比例是首要问题,也是扩大影响力的基础。或者干脆点整出个旅游媒体的“今日头条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都要食人间烟火,都要赚钱吃饭。业内媒体大的进项不约而同都盯上了“会议论坛”,今年借着线上旅游大势和智慧旅游的大旗,各色论坛展览几乎遍地开花,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各类旅游媒体操办的。这几年线上旅游运营商“土豪”气势增加了不少,加之竞争的激烈,好像也舍得掏些银子。当然,这也是扩大媒体影响力的主要方式之一,只是论坛多了,雷同的也多了,干货也就有点“水”了。除了规模和声势以外,今后相关论坛的特色和效能是该好好考虑的问题。
业内媒体另一个进项是广告,也包括软文。对于一个业内旁观者来说,这个话题稍微有点敏感,与伙计们交流的时候也大多含糊其辞。不过从发表文章的频次和字里行间来看,还是有许多蛛丝马迹,大抵能猜出背后的“金主”来。估摸着媒体的中立和银子之间的“度”很微妙,而且媒体影响力和度的把握是密切相关的。很多次见过论坛上媒体人和业内“大头”的辛苦“唱和”,很是感叹挣这“大白菜”钱的苦衷。风闻过不少线上旅游在媒体上的公关战,黑的白的都有,也看到类似“罗永浩和王自如”之争的影子来。一位业内媒体人感叹:“这就是个江湖啊”!没错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而且抬头不见低头见,很多时候媒体的伙计们就夹在夹缝里,慎言慎行。子曰:“君子无所争。必也射乎,揖让而升,下而饮。其争也君子。”只能是对古风的感叹了。中立和公正也是媒体的影响力的体现,尽管它实现起来最难。
专业网络媒体是旅游行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商业运营模式,还要受到“媒体”这个特殊行当的客观条件制约,其创业创办的过程更艰难艰苦。不过,随着旅游和媒体两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,旅游媒体扩大影响力的路子也会越来越多。比如对传统旅游行业进行线上旅游培训这个市场越来越大,研究机构和旅游院校由于实践经验的原因承担不好这个任务,线上旅游服务商会受到角色和运营模式的限制,而专业媒体手里却有很多的资源和内容,完全有能力参与进来。
以上举例的媒体都是“三枪将”——网站、微博和微信公共号,有的甚至还有新闻客户端账号。移动互联网的到来,尤其是微信公共号的兴起,业内媒体都自觉地利用其这个渠道。据透露,有的微信号的阅读量已经和网站平分秋色,甚至有超过的架势。当然,也有很多媒体人和业者自个操刀办起了“自媒体”——开设微信公共号,比如杨彦锋博士开办的《在线旅讯》(微信号:otadaily),还有俺捣鼓的《韦陀一杵》(微信号:cn12301),当然这一两年雨后春笋地冒出不少旅游自媒体微信号,只是不清楚操办者的身份,也不好列出推荐。去哪儿网声明中义正言辞地说:“微信公众号虽不是正规媒体,但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绝不是可以随意捏造谣言、中伤他人的法外之地。”虽不是“正规媒体”可也是“媒体”,听业界同行说,有线上旅游运营商出于宣传话语权以及舆论环境的需要,也开办了“貌似”旅游媒体人的微信公共号,以前还真找到这么一两个,一水的公关稿,倾向十分明显,俺猜这大概就是声明里“司马昭”的意思。同样,业者的舆论竞争也延伸到微信公共号,今年杨彦锋博士的微信号就惹上了这么一出,搞得这么个老实巴交的学者急赤白脸地发表声明,很有“子见南子”的味道:“予所否者,天厌之,天厌之!”实际上办法很简单,既然捣鼓上微信公共号这个东西,操办者就应该自亮身份,来个晴天朗日。
回过头来在说说《中国旅游报》,顺应互联网的发展,几年前搞起了《第一旅游网》,基本上是纸媒电子版的架势,今年又捣鼓起微信公共号。说起旅游媒体的行业影响力,《中国旅游报》还没有改变对国内各级旅游管理机构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媒体的角色。最近联合有关机构启动的“旅游舆情智库”项目好像走对了路子,只是网络因素和网络思维方式的成色不足。从某方面来说,传统媒体的变革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创办相比更艰难,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。俗话说:“画虎画皮难画骨”,且不说比较玄乎的“网络思维方式”,但就亲眼见到的《环球旅讯》的李超,在自家论坛上如打了鸡血般上台演讲,下台调度;《旅游圈》的刘杰,网站和微信号经常大半夜地发出文章来;《品橙旅游》的杨晓明,几年前顶着个空荡荡的协会大帽子,一个人攒起个论坛;《劲旅网》的魏长仁,三番五次苦口婆心地说服活动协办单位。如果传统媒体这个干法,没准也捣鼓出一个旅游行业的《澎湃》来。所谓媒体影响力,背后的道理可能很简单。